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5辑
发布时间:2021-12-30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5辑 第1辑
在城市污水分类中,城市污水包括城市污水、城市综合生活污水、城市工业废水,其中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 )。
A:0.60~0.80
B:0.70~0.80
C:0.80~0.90
D:0.70~0.90
B:0.70~0.80
C:0.80~0.90
D:0.70~0.90
答案:C
解析:
在城乡规划法立法背景中,《城乡规划法》是由( )起草的。
A.国家发展改革委
B.国土资源部
C.建设部
D.人大常委会
B.国土资源部
C.建设部
D.人大常委会
答案:C
解析:
《城乡规划法》是自2000年8月起由建设部起草的。它总结了1990年4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规划法》和1993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实施经验,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实行以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城乡规划管理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形成《城乡规划法(修订送审稿)》,2003年5月上报国务院审议。
城市环境容量是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 )。
A.容许限度
B.最大限度
C.合理限度
D.基本限度
B.最大限度
C.合理限度
D.基本限度
答案:A
解析:
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以及人类活动提出的限度。具体地说,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经济技术和安全卫生要求前提下,在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现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可承受的容许限度。
公共行政是一系列政府管理活动的综合,包括决策、组织、协调和()四方面的基本管理活动。
A.控制
B.监督
C.管理
D.检查
B.监督
C.管理
D.检查
答案:A
解析:
公共行政包括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政府自身管理两个方面,是一系列政府管理活动的综合,包括: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四方面的基本管理活动。
螺旋坡道式停车库的不足之处为( )。
A.用地比直行坡道多
B.交通线路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
C.造价较高
D.交通线路较长
B.交通线路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
C.造价较高
D.交通线路较长
答案:C
解析:
常用的坡道式停车库分为直坡道式停车库、螺旋坡道式停车库、错层式(半坡道式)停车库、斜楼板式停车库。其中,螺旋坡道式停车库布局简单整齐,交通线路明确,上下行坡道干扰少,速度较快。但螺旋式坡道造价较高,用地稍比直行坡道节省,单位停车面积较多,是常用的一种停车库类型。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5辑 第2辑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贯彻( )原则,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
A.私家车优先
B.公交优先
C.自行车优先
D.轨道交通优先
B.公交优先
C.自行车优先
D.轨道交通优先
答案:B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①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资源情况及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②综合确定土地、水、能源等各类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控制指标,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③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统筹安排城乡各类建设用地;④合理配置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⑤贯彻公交优先原则,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⑥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保证城市安全;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整体景观风貌,突出城市特色;⑧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城市历史文脉;⑨合理确定分阶段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时序,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规定,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年。
A:5
B:10
C:15
D:20
B:10
C:15
D:20
答案:D
解析:
废气污染以( )最为严重。
A.造纸工业
B.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
D.化工和金属制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
D.化工和金属制品工业
答案:D
解析:
工业生产中可能排出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并产生强大噪声,使空气、水、土壤受到污染,造成环境质量的恶化。在工业建设的同时控制污染是十分必要的,在规划中注意合理布局,也有利于改善环境卫生。各类工业排放的“三废”有害成分和数量不同,对城市环境影响也不同。废气污染以化工和金属制品工业最为严重;废水污染以化工、纤维与钢铁工业影响最大;废渣则以高炉为最多。
不属于目前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类型的是()
A:内向型
B:开放型
C:点群型
D:自由型
B:开放型
C:点群型
D:自由型
答案:A
解析:
物流中心是组织城市货运的一种新的形式,以对外交通的货运枢纽为中心。市级物流中心通常布置在城市外围环路与通往其他城市的高速公路相交的地方,有的还结合铁路站场和水运货运码头布置。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货物疏通的经济合理和货运车辆的集疏,并减少了城市中心地区交通的混乱。
某城市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中国航天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及旅游服务基地。规划人口50万人。城市周边群山起伏,东南有东海(高原湖边),是 一个风景区和风景旅游地,根据风景区及生态园建设和保护要求,沿海岸线80m为建设控制地带。城市的对外交通有一条高速公路、108国道、电气化铁路及机 场。城市结构呈“两片四点”放射状城市组群。“两片”是指构成中心城区的两片,“四点”是分散的四个组团。该市总体规划如图3所示。
【问题】
分析该规划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
分析该规划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1)根据城市概况,该城市虽然是大城市,但人口规模刚好50万人。对于这样一个人口规模的城市来讲,城市布局呈“两片四点”的放射结构,过于分散,使城市难以形成规模,同时会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增大城市建设压力,因此应适当集中。
(2)从方案中发现,沿高速公路的3个组团均布置了工业用地,从表面上看,工业似乎放在了交通非常方便的地方。实际上,高速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出入口在中心城区西侧,在3个组团处并没有出入口。因此,工业运输并不能方便地利用高速公路。同时工业用地布局过于分散,而且沿高速公路过多地布置工业区,对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形象不利,与历史文化名城及旅游服务基地的城市性质也不相符。
(3)城市中心区不明确,用地分散,难以起到带动城区发展的作用。
(4)体育场不应布置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位置。
(5)沿东海沿岸旅游用地及娱乐用地过多,从局部利益看,海滨用地环境很好,但开发量过大,极易造成景观的破坏,不利于风景区的景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保护控制要求。对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应进行控制,不可大肆开发占用,特别是应将东海与其北侧生态圈之间的旅游及娱乐用地迁走。
(6)在中心城区南,生态园西侧安置了许多工业用地,对生态园造成污染,这种布局明显不合理,应将工业用地迁走。城市中心区的工业用地也应迁走。
答案解析:
本案例属于总规题。
考虑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城市性质、发展定位。考虑地形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结构,片区与组团之间的关系,各类用地在总体空间上的布局。考虑城市整体形象。
交通上考虑对外交通设施选址走线,对外道路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内部道路网组织,内外交通联系。设施上考虑主要公共设施规模、选址,设施与环境的关系。生态上考虑有污染的工业用地选址,对环境敏感的旅游基地的布局,湖泊、风景区与城市的关系。
(2)从方案中发现,沿高速公路的3个组团均布置了工业用地,从表面上看,工业似乎放在了交通非常方便的地方。实际上,高速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出入口在中心城区西侧,在3个组团处并没有出入口。因此,工业运输并不能方便地利用高速公路。同时工业用地布局过于分散,而且沿高速公路过多地布置工业区,对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形象不利,与历史文化名城及旅游服务基地的城市性质也不相符。
(3)城市中心区不明确,用地分散,难以起到带动城区发展的作用。
(4)体育场不应布置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位置。
(5)沿东海沿岸旅游用地及娱乐用地过多,从局部利益看,海滨用地环境很好,但开发量过大,极易造成景观的破坏,不利于风景区的景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保护控制要求。对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应进行控制,不可大肆开发占用,特别是应将东海与其北侧生态圈之间的旅游及娱乐用地迁走。
(6)在中心城区南,生态园西侧安置了许多工业用地,对生态园造成污染,这种布局明显不合理,应将工业用地迁走。城市中心区的工业用地也应迁走。
答案解析:
本案例属于总规题。
考虑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城市性质、发展定位。考虑地形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结构,片区与组团之间的关系,各类用地在总体空间上的布局。考虑城市整体形象。
交通上考虑对外交通设施选址走线,对外道路与城市的关系,城市内部道路网组织,内外交通联系。设施上考虑主要公共设施规模、选址,设施与环境的关系。生态上考虑有污染的工业用地选址,对环境敏感的旅游基地的布局,湖泊、风景区与城市的关系。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5辑 第3辑
下列是某者根据《城乡规划法》制定的《实施办法(草案)》中的有关条款,其中不合法的是( )。
A.经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当及时公布
B.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进行土地有偿出让
C.工业用地的规划条件由规划部门会同国土部门共同规定
D.在乡、村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除
B.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进行土地有偿出让
C.工业用地的规划条件由规划部门会同国土部门共同规定
D.在乡、村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除
答案:C
解析:
《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第八条规定,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第三十八条规定,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第六十五条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在镇规划编制中,镇规划阶段分为( )。
A.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D.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D.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答案:A
解析:
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即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其中城市规划、镇规划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大中城市,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规划工作的需要,可以编制( )
A.总体规划
B.详细规划
C.分区规划
D.城镇总体规划
B.详细规划
C.分区规划
D.城镇总体规划
答案:C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七条规定,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下面四项中,属于城市排水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 )。
A.确定雨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
B.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E.确定排水体制
B.划定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
C.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
D.按照确定的排水体制划分排水系统
E.确定排水体制
答案:A,B,E
解析: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排水体制;②提出雨水、污水利用原则;③划分排水分区;④确定雨水系统设计标准;⑤布置雨水干管(渠)和其他雨水设施;⑥估算污水量,确定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深度;⑦确定污水处理厂布局,布置污水干管和其他污水设施。
图1所示为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hm2,项目位于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布置。地块内现状无 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m2,公建面积12万m2。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东南侧建设有城市公园,北侧和西侧临城市 主、次干路。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条件:
(1)用地情况:用地面积和边界。
(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等。
(3)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下一步需进行规划方案编制。(4)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问题】
请补充规划条件。
(1)用地情况:用地面积和边界。
(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等。
(3)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下一步需进行规划方案编制。(4)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问题】
请补充规划条件。
答案:
解析:
补充规划设计条件:
(1)补充建筑高度、绿地率要求。
(2)补充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要求。
(3)补充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相关规划建设要求。
(4)补充项目在对东南侧城市公园和沿城市主、次干路街景的景观设计要求。
(5)补充规划用地的交通出入口位置要求。
答案解析:
从已给出的规划条件来看,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等指标,则该项目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补充用地出入口位置、建筑限高、绿地率等条件。因地块位于保护区内,补充历史文化保护区相关要求,如建筑风貌、色彩等,补充对保留建筑的要求。规划条件制定,参考《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注意与公园、城市道路、现状居住区的关系,对公建配套提出要求,考虑景观延续。
(1)补充建筑高度、绿地率要求。
(2)补充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要求。
(3)补充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相关规划建设要求。
(4)补充项目在对东南侧城市公园和沿城市主、次干路街景的景观设计要求。
(5)补充规划用地的交通出入口位置要求。
答案解析:
从已给出的规划条件来看,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等指标,则该项目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补充用地出入口位置、建筑限高、绿地率等条件。因地块位于保护区内,补充历史文化保护区相关要求,如建筑风貌、色彩等,补充对保留建筑的要求。规划条件制定,参考《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注意与公园、城市道路、现状居住区的关系,对公建配套提出要求,考虑景观延续。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5辑 第4辑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 )。
A.合法性和严肃性
B.科学性和有效性
C.合法性和有效性
D.科学性和严肃性
B.科学性和有效性
C.合法性和有效性
D.科学性和严肃性
答案:D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K=4系统是按( )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
A.市场原则
B.交通原则
C.行政或管理原则
D.综合原则
B.交通原则
C.行政或管理原则
D.综合原则
答案:B
解析:
和K=3的系统比较,K=4系统在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络的方向被改变。高级市场区的边界仍然通过6个次一级中心地,但次级中心地位于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界的中点,这样它的腹地分属两个较高级中心地的腹地内。而对较高级的中心地来说,除包含一个次级中心地的完整市场区外,还包括6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的一半,即包括4个次级市场区,由此形成K=4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市场区数量的等级序列是:1,4,16,64……次级市场区的数量以4倍的速度递增。与K=3的系筑类似,由于高级中心地也起低级中心地的功能,在K=4的系统内,中心地数量的等级序列是:1,3,12,48……。
制定《城乡规划法》时,应具有的立法指导思想包括( )。
A.确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
B.强调城乡规划管理
C.使各级政府能够对城乡发展建设更加有效地依法行使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能
D.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
E.实现城乡合理布局
B.强调城乡规划管理
C.使各级政府能够对城乡发展建设更加有效地依法行使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能
D.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
E.实现城乡合理布局
答案:A,B,D,E
解析:
制定《城乡规划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确立科学的规划体系和严格的规划实施制度,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乡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指导、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
以下所述的现代城市的发展凸显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中不包括()
A: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B:城乡结构体系
C:科技革命与创新
D:全球化与新经济
B:城乡结构体系
C:科技革命与创新
D:全球化与新经济
答案:B
解析:
现代城市的发展凸显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2)科技革命与创新。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3)全球化与新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4)城市文化特质。城市文化特质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应当遵循( )的原则。
A.科学规划、严格保护
B.科学规划、循环利用
C.循环利用、完整保护
D.科学规划、完整保护
B.科学规划、循环利用
C.循环利用、完整保护
D.科学规划、完整保护
答案:A
解析: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三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5辑 第5辑
我国现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中的轻轨系统是指采用钢轮钢轨体系的中运量系统,主要技术特征( )。
A.单向运输能力一般为1万~3万人次/h
B.单向运输能力在2.5万人次/h以上
C.采用全封闭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独立路权
D.采用钢轮钢轨支撑和导向,旋转电机或直线电机牵引
E.主要服务于市区,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的辅助线路或大城市的骨干线路
B.单向运输能力在2.5万人次/h以上
C.采用全封闭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独立路权
D.采用钢轮钢轨支撑和导向,旋转电机或直线电机牵引
E.主要服务于市区,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的辅助线路或大城市的骨干线路
答案:A,D,E
解析:
我国现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中的轻轨系统是指采用钢轮钢轨体系的中运量系统,主要技术特征如下:①主要服务于市区,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的辅助线路或大城市的骨干线路;②单向运输能力一般为1万~3万人次/小时;③采用全封闭线路或部分封闭线路;④采用钢轮钢轨支撑和导向,旋转电机或直线电机牵引。
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按自行车的行驶能力控制在( )以下为宜。
A.2.0%
B.2.5%
C.3.0%
D.3.5%
B.2.5%
C.3.0%
D.3.5%
答案:B
解析: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决定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其推荐值与限制值可查阅规范。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5%以下。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按自行车的行驶能力控制在2.5%以下为宜。
某市拟规划发展一座人口规模为35万人左右的新城,图2-6-2所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新城选址位于铁路客运站南侧,一条河流由东西向穿城而过。城西为风景区,城南为连绵的山脉。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总体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请针对专家意见试评析该规划方案存在的主要不足。
请针对专家意见试评析该规划方案存在的主要不足。
答案:
解析:
1.工业用地布局:河流是城市难得的景观资源,沿河南岸连续布置一类工业(M1),既占用 了宝贵的城市景观岸线,又由于主导风向的影响,不利于生活区的空气质量的维护。
2.居住用地布局:城市东北部的两大块居住用地布置在工业用地之间是不恰当的。
3.市政用地布局:城市垃圾填埋场距居住区和风景区都过近,不符合规范要求。
2.居住用地布局:城市东北部的两大块居住用地布置在工业用地之间是不恰当的。
3.市政用地布局:城市垃圾填埋场距居住区和风景区都过近,不符合规范要求。
下列有关田园城市的表述中,哪些项是错误的()
A:田园城市四周必须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
B:田园城市应由政府统一进行建设
C:田园城市的中心应布置集中的商业设施
D:田园城市的规模可以超过3.2万人
B:田园城市应由政府统一进行建设
C:田园城市的中心应布置集中的商业设施
D:田园城市的规模可以超过3.2万人
答案:D
解析:
在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要求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作为永久性保留的绿地。田园城市中的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但是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以发展的条件。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2万人,超过这一规模就要建设另一个新城市。田园城市是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城市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必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B:城市道路绿化应以地被植物为主,地被植物、乔木、灌木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
C:修建城市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D:城市道路绿化应符合车行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B:城市道路绿化应以地被植物为主,地被植物、乔木、灌木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
C:修建城市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D:城市道路绿化应符合车行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答案:B
解析: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城市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地被植物、乔木、灌木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城市道路绿化应符合车行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城市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必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修建城市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