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卷 第1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该法律的相关规定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B.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C.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应当列入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
D.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应由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答案:D
解析:
《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可一日数次对同一地点扫描,并用它观察城市热岛的变化情况的主体是( )。
A.气象卫星图像
B.SPOT5卫星数据
C.高光谱遥感卫星影像
D.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
答案:A
解析:
常用遥感图像包括彩红外航空像片、微波雷达图像、MSS和TM图像、SPOT5卫星数据、气象卫星图像、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高光谱遥感卫星影像、LiDAR数据激光雷达、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和北京一号小卫星。其中,气象卫星可一日数次对同一地点扫描,可用它观察城市热岛的变化情况。
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下列对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防护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超过15m的土质边坡应分级放坡,不同级之间边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5m
B.相邻台地间的高差宜为1.5m~3.0m
C.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不宜采用砌筑护坡
D.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0.1;砌筑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5
答案:B
解析:
A选项,超过15m的土质边坡应分级放坡,不同级之间边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5m——2m;C选项,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多的地区,不宜采用砌筑护坡——土质护坡;D选项,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0.1;砌筑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5——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不应大于0.67,砌筑型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67~1.0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地质灾害评价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基础资料
B.在地质灾害评价中,按易发程度进行分区,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三种大的分区
C.根据地质灾害评价结果,将城市建设用地分为适宜建设用地、基本适宜建设用地和不适宜建设用地
D.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是一种不受控制的地面沉降
E.地壳运动产生的地面沉降属于小范围的地质现象
答案:A,B,C
解析:
DE两项,地面沉降,成因多种多样,例如地壳运动、地下矿藏开采、地下水开采等,都可能发生地面沉降。在用地评价时,首先要分析成因,根据成因、影响范围、危害大小、预防难易程度进行用地适宜性划分。由地壳运动产生的地面沉降属于大范围的地质现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防治。由地下矿藏开采产生的地面沉降,范围一般不大,在沉降过程中还可能发生突发性地面塌陷,治理难度很大,一般应避让,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利用。由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是完全可以控制也必须控制的一种地面沉降,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
人行道与人行过街立交设置中,立体交叉设置的人行道每侧( )m宽。
A.1~2
B.2~3
C.3~5
D.4~6
答案:C
解析:
立体交叉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道路交通的快速性和连续性,减少或避免低速的车辆、行人对快速车辆正常行驶的干扰,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在人行道与人行过街立交设置中,立体交叉设置的人行道每侧3~5m宽,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宽4~6m,净高2.3~2.6m。
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表现出长期的( )。
A.稳定性
B.抵抗性
C.适应性
D.恢复性
答案:C
解析:
环境的变化和波动形成了环境压力。当环境压力增加到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显现时,人类就能够观察到各种环境问题的存在。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表现出长期的适应性。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卷 第2卷
依照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对于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 )㎡/人。
A.120
B.60
C.130
D.150
答案:D
解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第4.2.4条规定,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具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50.0㎡/人。
下列关于城乡规划行政复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行政复议是依行政相对人申请的行政行为
B.行政复议是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具有可诉性
D.行政复议决定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
答案:A
解析:
行政复议是对行政决定的一种法律救济机制。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者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实施的制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有()
A:短期年度计划、中期的5~10年计划和1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
B:5年计划和20年远景设想
C:5年计划和10年计划
D:10年计划和20年远景设想
答案:A
解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的5~10年计划和1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主要包含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两部分内容。
下列哪些项是实施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目的?( )
A.减少交通延误
B.提高通行能力
C.降低环境污染
D.实现最高行驶车速
E.提升安全性
答案:A,B,E
解析: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道路交通建设,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条件,才能获得最好的交通安全性、最少的交通延误、最高的运输效率、最大的通行能力、最低的运营费用,从而取得更好的运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城市环境的污染效应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热岛效应
B.光化学烟雾会降低大气能见度
C.臭氧层破坏是氟氯烃化合物引起的
D.城市大量排热导致温室效应
E.工业区排放大量颗粒物造成局部地区降雨减少
答案:B,C
解析:
A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产生的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D项,城市排放大量的热量,使气温高于周围地区,产生更多的凝结核而造成局部地区降雨增多;E项,工业区排放大量的颗粒物,产生更多的凝结核而造成局部地区降雨增多。
编制城市规划,属于( )行政行为
A.具体
B.抽象
C.依申请
D.羁束
答案:B
解析: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制定和发布普遍行为准则的行为。包括制定法规、规章,发布命令、决定等。编制城市规划也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的核心特征是:行政行为的不确定性或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是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拘束力,且具有后及力;其不仅适用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要发生的同类行为和事件。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卷 第3卷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下列哪项不是绿地的主要控制指标?( )
A.城市绿地率
B.绿化覆盖率
C.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D.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城建监察规定》中明确规定,城建监察队伍的基本职责主要有()
A: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监察
B: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程度方面的监察
C:实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监察
D:实施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监察
E:实施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方面的监察
答案:A,C,D,E
解析:
城建监察队伍的基本职责:实施城市规划方面的监察;实施城市市政工程设施方面的监察;实施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监察;实施城币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监察;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监察。
城市经济增长体制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开放度、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经济体制。其中( )始终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
A:资源的开发利用
B:经济开放度
C: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D:经济体制
探测、记录电磁波的仪器称传感器,用机载平台的为航空遥感,其特点包括( )
A.精确度高
B.灵活性大
C.信息的几何分辨高
D.针对性强
E.通用性低
答案:B,C,D
解析:
探测、记录电磁波的仪器称传感器,而搭载这些传感器的移动体称为做遥感平台,通常称用机载平台的为航空遥感,而用星载平台的称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的灵活性大、针对性强、信息的几何分辨率高。航天遥感的通用性强,卫星可以长期在太空飞行,在较短周期内对相同地物反复观察。
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市内的一处规划用地,规划为行政办公区及其机关宿舍区,共有1 2块地尚未安排用途,图纸中各地块的编号下为地块面积,单位m2。
【问题】
请根据图纸中所示面积及位置安排如下几处用地:
(1)机关幼儿园(8班)。
(2)小学(2 4班)。
(3)机关门诊所。
(4)社会停车场(3 00辆车)。
(5)广播电视台(1 hm2以上)。
(6)政府招待所(1hm2以上)。
答案:
解析:
(1)机关幼儿园(8班):A03。
(2)小学(24班):A05 。
(3)机关门诊所:A08。
(4)社会停车场(300辆车):A10。
(5)广播电视台(1hm2以上):A04。
(6)政府招待所(1 hm2以上):A06 。
【解析】
8班幼儿园属中型幼儿园,用地面积在3000~4000m2左右,而且用地位置以邻近主要居住区为宜。A03、A07、A08三块地的面积比较合适,但是A07、A08主要邻近行政办公用地,因此仅有A03比较合适。2 4班小学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用地面积在1~1.5hm2之间为宜,A04、A05、A06的面积都可以,但作为小学用地,A05的位置适中,服务半径更加合理。
机关门诊所的位置有A07、A08两块邻近行政办公用地的地块可以选择,但是A07位于路口处,环境嘈杂,过往车流多,与门诊本身的人流、车流容易形成混杂。因此A08比较合适。
社会停车场,一般地,用小型机动车停车面积来计算,每车面积为2 5 m2左右,题目要求停车量为300辆车,需要8000m2左右,A10比较合适;A12的面积也接近这个数字,但是A12的位置处在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次干道的交叉口处,进出停车场车辆与干道上行驶的大量车辆互相干扰,因此A12不合适。广播电视台用地要求1hm2以上,A04、A06都符合要求,但是A06紧邻居住用地,广播电视台中需要设置电子发射装置,要求与居住建筑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只有A04比较合适。政府招待所(1 hm2以上)仅余下A06比较合适。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评定重点是()
A:水文和地基承载力
B: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
C:地质构造
D:地形、地貌条件
答案:D
解析:
城市用地工程适宜性的评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要抓住对用地影响最突出的主导环境要素,进行重点的分析与评价。例如,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必须重点分析水文和地基承载力的情况;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则地形、地貌条件往往成为评价的主要因素。又如,在地震区的城市,地质构造的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矿区附近的城市发展必须弄清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等等。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卷 第4卷
关于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规划控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应当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
B.受让方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土地使用权属证明
C.通过出让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再转让时,仍应遵守原出让合同附具的规划设计条件
D.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出让方和受让方不得更改
答案:D
解析:
D项,《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必须附具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出让方和受让方不得擅自变更。在出让、转让过程中确需变更的,必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行使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职责的第一步,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重要前提是( )。
A.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B.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C.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D.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行使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职责的第一步,是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和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重要前提,在实施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调控作用。
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是()
A:《雅典宪章》
B:《工业城市》
C:《城市建设艺术》
D:《建筑十书》
答案:D
解析: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其中提出了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等方面的论述。
在城市工程管线综合术语中,地面到管道底(内壁)的距离是指( )。
A.管线覆土深度
B.管线埋设深度
C.管线水平净距
D.管线垂直净距
答案:B
解析:
A项,管线覆土深度是指地面到管道顶(外壁)的距离;B项,管线埋设深度是指地面到管道底的距离,即地面标高减去管底标高;C项,管线水平净距是指平行方向敷设的相邻两管线外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D项,管线垂直净距是指两条管线上下交叉敷设时,从上面管道外壁最低点到下面管道外壁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近代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来源于( )。
A:欧文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B:戈定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C:傅里叶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D:莫尔的“乌托邦”(Utopia)概念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的来源。即近代历史
上的空想社会主义源自于莫尔(T.More)的“乌托邦”(Utopia)概念。了解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
下面关于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交通需求是指出于各种目的的人和物在社会公共空间中以各种方式进行移动的要求,它具有需求时间和空间的不均匀性、需求目的的差异性、实现需求方式的可变性等特征
B:道路与机动车之间在数量上存在比例关系,车辆增长与交通量的增长呈线性关系
C:需求是可以调节的,而供给是有限制的
D:交通供给是指为了满足各种交通需求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它具有供给的资源约束性、供给的目的性、供给者的多样化等特征
答案:A,C,D
解析:
交通需求是指出于各种目的的人和物在社会公共空间中以各种方式进行移动的要求,它具有需求时间和空间的不均匀性、需求目的的差异性、实现需求方式的可变性等特征。交通供给是指为了满足各种交通需求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它具有供给的资源约束性、供给的目的性、供给者的多样化等特征。
从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特点可以看到:需求是可以调节的,而供给是有限制的。但供给必须满足社会各项活动所必需的基本需求,保持交通运输系统在可接受的负荷状态下运行,否则城市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同样,由于供给的短缺,必须对需求进行调控,即发达国家城市常用的交通需求管理(TDM)。
交通供给与需求是一对错综复杂的矛盾,由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观念差异.处理这一矛盾的手段和实施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卷 第5卷
不属于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基本因素的是( )
A.政府组织管理
B.法律保障
C.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
D.公共设施的建设
答案:D
解析:
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基本因素中,就最为直接的要素来看,大致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政府组织管理、城市发展状况、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法律保障、城市规划的体制。
影响城市雨水系统最主要的因素是当地的( )。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技术条件
D.社会条件
答案:A
解析:
影响城市雨水系统最主要的因素是当地的自然条件。编制城市雨水工程规划,首先要认真分析城市地形、水系、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掌握城市地形变化,当地暴雨特征,天然水系的汇水面积、排洪能力和特征水位等。
一条尽头道路与另一条道路以近于直角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形式是( )。
A.T形交叉口
B.十字交叉口
C.X形交叉口
D.Y形交叉口
答案:A
解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具体包括:①十字交叉口,两条道路以近于直角(75°~105°)相交;②X形交叉口,两条道路成锐角(<75°)或钝角(>105°)斜向交叉;③丁字(T形)交叉口,一条尽头道路与另一条道路以近于直角(75°~105°)相交;④Y形交叉口,3条道路呈钝角(>105°)相交;⑤多路交叉口,5条或5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地点交汇;⑥环形交叉口,车辆沿环道按逆时针方向绕中心岛环行通过交叉口。
下列哪些项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
A.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
B.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C.合理调整历史城区的职能,控制人口容量
D.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群的维修改善与整治,文物古迹的确认
E.尽可能地重建和复原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
答案:B,C,D
解析: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进一步细化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应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和风貌;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地貌、水系、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群、街区、村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精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等。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必须分析城市的历史、社会、经济背景和现状,体现名城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确定名城保护目标和保护原则,确定名城保护内容和保护重点,提出名城保护措施。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包括城市格局及传统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群的维修改善与整治,文物古迹的确认。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群)、文物古迹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界线,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的要求。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合理调整历史城区的职能,控制人口容量,疏解城区交通,改善市政设施,以及提出规划的分期实施及管理的建议。
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应( )。
A.由城市上一级人民政府在审批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B.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C.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
D.由城市同级人代会或常委会划定
答案:B
解析: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②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③分析城市职能;④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⑤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⑦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⑧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⑨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⑩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须满足线路设计参数对天线位置和高度的要求。在传输方向的近场区内,天线口面边的锥体张角为( )。
A.15°
B.20°
C.45°
D.90°
答案:B
解析:
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须满足线路设计参数对天线位置和高度的要求。在传输方向的近场区内,天线口面边的锥体张角20°,前方净空距离为天线口面直径10倍范围内,应无树木、房屋和其他障碍物。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卷 第6卷
根据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海格特(P.Hagget)于1972年提出一种分类,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 )。
A:对流和传导两种类型
B:传导和辐射两种类型
C: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类型
D:对流、传导和扩散三种类型
答案:C
解析:
根据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海格特(P.Hagget)于1972年提出一种分类,他借用物理学中的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类型。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第二类,是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表现为货币流;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的扩散等。
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不包括( )。
A.巴西南部沿海大都市带,大体从圣保罗到里约热内卢一带
B.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大都市带
C.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D.美国西部沿岸大都市带,以洛杉矶为中心,向南到圣迭戈,向北一直延伸到圣弗朗西斯科一带
答案:C
解析:
正在形成的大都市带有:①美国西部沿岸大都市带,以洛杉矶为中心,向南到圣迭戈,向北一直延伸到圣弗朗西斯科一带,故称之为San-San;②巴西南部沿海大都市带,大体从圣保罗到里约热内卢一带;③意大利北部波河平原大都市带。
将行政行为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其划分标准是()
A: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
B:行政行为的对象不同
C:行政行为的方式和作用不同
D:行政行为的结果不同
答案:B
解析:
按照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行政行为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城市的最显著特征是人口密集,因此,( )集中发生在城市里。
A.经济问题
B.环境问题
C.社会问题
D.政治问题
答案:C
解析:
城市的最显著特征是人口密集,因此,社会问题集中地发生在城市里。城市社会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所以城市社会问题复杂多样,问题的严重程度强弱不等。因此,社会和空间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交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以下有关行政赔偿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权要求赔偿
B.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C.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相对高一级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D.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由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答案:B
解析:
A项,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C项,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七条的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D项,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七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和保护表述不正确的是()
A:涉及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在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前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
B:其拆建工作应当坚持先拆除后建设的原则
C:经批准拆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择地重建
D:其迁建所需要的费用由造成迁建的单位承担
答案:B
解析:
拆建工作应当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者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真题及答案7卷 第7卷
下列数据类型中,不属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是( )。
A.大气监测数据
B.水质监测数据
C.噪声监测数据
D.主要工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
答案:D
解析:
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城市环境资料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①有关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水质、噪声等方面,主要反映现状中的城市环境质量水平;②工矿企业等主要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
下列关于”模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志尺寸减去缝隙为构造尺寸
B: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为基本模数
C:基本模数的数值为300mm
D:选定的尺寸单位为模数
答案:A,B,D
解析:
基本模数的数值,应为100mm,其符号为M。即1M等于100mm。
据有关规定,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下列哪些不属于古树名木()
A: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
B:稀有、珍贵树木
C:有历史价值的树木
D:长得奇形怪状的树木
答案:D
解析: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稀有、珍贵树木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高新技术工业代表是( )。
A:微电子
B:制造业
C:计算机
D:因特网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 )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城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D.市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中不包括( )。
A.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及空间管制措施
B.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
C.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
D.城市人防设施布局
答案:A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版)第三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①城市规划区范围。②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③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容积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④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⑦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